20180221 地域歧视与身份认同
最近重新听了一遍罗辑思维的地域歧视那集。讲得很不错。人都是有自我身份认同的。小孩子很小就知道it‘s mine。人多多少少都会对自己是谁有过疑问。如何定义自己想来是一个哲学问题。所以罗说要么包容一些要么抛开一切。这需要一个过程。但人本能需要一个群体的认定。人是一种群居的社会动物。所以,很难一下子就达到很高的境界。
记得年轻的时候,有一次外出旅行。看到一对华裔面孔的情侣,就主动打招呼“Excuse me, are you Chinese?” 得到的回答是“我是香港人啦。” 当时心里有些不舒服。我想这就是本能的反应。但我不断成长,阅历不断增加。我发现这就是自我身份的认知。没有对错。看到铿锵集里主持人说在英国的时候,她填写自己的国籍是British,但被人家擦掉说“你不是”。她就迷茫了,产生了自我身份的困惑。自己的身份居然要让别人告诉自己。我又想到一句古话此心安处即我家。这还是身份认同问题。所以要包容。新加坡總理李顯龍說落葉生根,這對於移民來講很重要。也非常贊同余英時先生提出的文化中國,超越地域,種族,文化上的認同即可。
上升到哲学层面就是如何定义我自己。是我的经历,我的过去,我的记忆定义了我自己,还是我现在的行为,我所做的事定义了我自己呢?这在攻壳机动队中就有探讨。当记忆可以移植的时候,我真的是我吗? 要是我当年作文能这么写估计能拿高分吧,嘻嘻。